中国城市消费者对植物基肉类的看法
This post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implified Chinese. You can find the original post here. Thanks to Tipping Point Private Foundation for generously funding this translation work.
植物基肉类替代品在全球日益盛行,许多大城市的超市和餐馆现在都有提供植物基的选项。虽然对于这一新兴市场已有大量研究,但大多以西方社会为主。那么,在肉类消费不断增长的中国,人们是如何看待植物基产品的呢?
这份研究的作者们对中国四个主要城市的579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植物基肉类替代品的体验和偏好。结果表明,中国大城市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对替代蛋白持开放态度。分别有85%和8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食用过和曾经购买过植物基肉类替代品。
佛教徒、经济条件更好的受访者,以及正在减少或戒除肉食的人士最有可能购买过植物基产品。这份调查问卷的大多数受访者都在减少食用肉类和动物产品。从饮食习惯来看,仅有1%多一点的参与者自我认定为纯素食主义者,近9%为素食主义者,近10%为鱼素主义者,49%为弹性素食主义者。
购买植物基肉类的动机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想要尝试新奇的(58%)或是健康的(56%)食品,对环境问题的关注(31%)也较为普遍。在购买植物基肉类的动力方面,有意思的是,仅有6%的受访者将其归结为动物福利;弹性素食主义者最有可能出于健康理由;纯素食、素食和鱼素主义者最有可能归因于宗教或对环境问题的关切。
许多消费者似乎对肉类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有所认知。45%的受访者不同意或强烈不同意“动物基肉类对环境有益”这一表述。同时,49%的受访者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植物基肉类的营养可以替代动物基肉类”的说法。
作者们还采用选择实验法,对每一位曾经尝试过植物基肉类的受访者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分析原产国 、价格以及描述口感的标签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79%的消费者更偏好植物基肉类,83%更偏好被标榜为“鲜嫩”的肉类,100%更偏好中国生产的肉类。从愿意为满足上述三个因素中任意一个的肉类所支付的价格来看,女性、经济条件更好和受过更高教育的受访者高于其他群体。
受访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植物基肉类在中国实际最高售价的两倍。但是,由于受访者知道这是一份调查,因此其声称愿意支付的价格可能高于实际。弹性素食主义者愿意为植物基肉类支付的价格是非弹性素食群体的两倍,作者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加看重成功减少食肉的价值。
大多数中国城市消费者都对替代蛋白持开放态度,在尝试减少肉类消费,也对肉类对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所认识。但是,这份研究的受访者似乎并不太关心动物福利——他们尝试植物基肉类是因为新奇或者认为它是健康食品。此外,消费者(尤其是弹性素食主义者)愿意为植物基肉类支付更高昂的价格。
从研究结果来看,用描述口感的标签进行产品营销和使用源于中国的原料会有利于植物基肉类生产商。虽然这份研究总体上对植物基肉类市场是利好消息,但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缺乏关切的现象表明,动物倡导者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