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动物福利披露情况
This post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implified Chinese. You can find the original post here. Thanks to Tipping Point Private Foundation for generously funding this translation work.
目前,中国没有全国性的动物福利法律,其唯一与动物有关的立法仅以益于人类的初衷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因此,中国的食品产业可能在没有任何规定或后果的情况下,给数百万被养殖动物带来了痛苦。
但是,中国的形势并不是全然灰暗。例如,国家不再强制要求化妆品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政府现在也对进行稀有野生动物交易的个人进行处罚。事实上,Faunalytics的研究发现,52%的中国消费者会支持或强烈支持要求被养殖动物得到更人道待遇的法律。
随着动物福利在中国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该研究的作者们希望了解食品企业对此趋势的回应。具体而言,他们注意到股东和公众对企业在被养殖动物福利方面的透明度越来越关注。然而,尽管我们知道中国食品企业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但仍不清楚它们披露了多少有关其动物福利实践的信息。
为了解中国动物福利披露的情况,作者们查看了中国37家著名食品企业在2019年的公司报告,包括向股东和公众发布的任何财务、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相关报告。他们预测,具有以下特征的公司会有更高的动物福利披露标准:
- 大型公司:虽然这对反对工厂化养殖的动物倡导者来说似乎有些反直觉,但作者们认为,大型的中国公司可能需要向更多的股东汇报,而且有动力提高透明度,以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本。
- 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公司:换言之,金融债务较高的公司可能有提高透明度的动力,以满足放款方的要求。
- 利润更高的公司:同样,这可能对熟悉西方高利润工厂式养殖危害的倡导者来说有些反直觉,但作者们认为,高利润的中国公司可以利用动物福利标准,使生意更加兴隆。
- 董事会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多的董事会成员意味着有更多的人监督公司的做法,并要求公司对动物福利披露负责。
- 有更多独立董事的公司:独立董事是代表各相关者利益的外部人士。作者们预测,拥有更高比例的独立董事,会使公司在汇报确保动物福利的努力方面更负责任。
最后,他们还假设,公司首席执行官如果兼任董事,会降低公司的披露标准,因为“一人两角”会削弱董事会,降低其与公司整体运作的独立性。
作者在分析了公司报告后发现,动物福利披露总体而言在中国食品企业中仍然很少见。以0至4分为评分框架(即0分表示不提及动物福利,4分表示详细、完全透明地描述动物福利实践),37家公司中没有一家得分高于2。从细节上看,就算有披露,也只是有关动物福利考量的模糊信息——有一家公司只是提到了动物福利是其考虑的19个因素之一,而另一家公司则表示“为奶牛创造了一种‘吃得好、喝得好、休息得好’的优质生活”,但没有解释具体内涵。
至于作者们最初的预测,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以及首席执行官“一人两角”确实影响了公司的动物福利披露标准。但同时,动物福利披露与金融杠杆率或利润之间没有关联。作者们认为利润不影响披露的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已对盈利公司的业绩感到满意,因此没有太大的透明化压力。
由于动物福利披露在中国是自愿行为,因此设立独立组织和政府机构来强制动物福利披露,可能会大大有助于改善被养殖动物的福利。例如,设立农场动物福利商业基准的中国分支就是动物倡导者在这一领域推动变革的一个机会。虽然中国的披露政策,特别是肉、奶行业的披露政策远非完善,但政策改革以及倡导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持续施压,可以推动各企业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前行。
https://www.mdpi.com/2071-1050/13/4/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