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场工人对动物福利的看法
This post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implified Chinese. You can find the original post here. Thanks to Tipping Point Private Foundation for generously funding this translation work.
在中国,有些人认为动物福利是一项西方概念,在人类需求完全满足之前不足为论。然而,这份研究的作者们指出,动物福利的概念与提倡对动物仁慈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契合。此外,动物监护的普及和媒体关注的提高可能正在改变中国对待动物福利问题的方式。
与此同时,中国是全球被养殖动物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中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了解养殖业人士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这份研究调查了中国两个奶牛养殖场的工人对动物福利的看法。首席研究员在两个养殖场分别居住数周,观察并采访了那里的管理层和员工。采访重点关注员工的背景、他们对什么是牛的良好生活的解读,以及对动物福利的看法。
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类福利和动物福利之间的关联。从根本上说,养殖场工人认为人类福利是动物福利的前提条件。工人们认为,如果其自身的需求(如适当的营养和医疗保健)得不到满足,则没有必要进行动物福利的改善。但是,有的参与者也认为,改善动物福利对人类有所裨益。例如,有几位表示,对生活感到“满足”的奶牛既可以提高养殖场的收益,也能改善工人的福祉。此外,许多工人都有一份为动物提供良好照顾的道德责任感。
虽然有的工人并不熟悉“动物福利”这一提法,但他们通常考虑过福利、有将其视为优先事项,也做过与福利相关的决策。例如,动物健康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与生产效率息息相关。这包括适当的营养、对伤病的治疗,甚至是牛的心理状态的提升(例如避免会造成压力的操作和提供户外活动的途径)。提高牛的垫料和牛舍设备也被视为重要部分,但这涉及到成本和后勤等障碍。例如,沙子是最理想的奶牛垫料,但这在某些地区难以获取。
作者们指出,提高对被养殖动物的人道操作有时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率,但高效率也可能引发福利问题。因此,他们建议动物权益倡导者为中国养殖工人提供关于动物福利考量的基于证据的洞见,尤其是从有利于养殖场的角度出发的见解。
中国倡导者还应该确保养殖场工人和管理人员受到动物福利的相关教育,因为这一概念仍然较为生僻。受访者强调了确保人们明白“动物福利”的定义的重要性,因为该词在中文里通常被解读为不同的,甚至时而令人困惑的含义。最后,鉴于工人们对人类福利的强调,将养殖场工人纳入提高中国被养殖动物的生活和福祉的努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需要满足员工对适当的营养、医疗保健和生活条件的需求。同样,如果动物福利的改善也能提升员工福利(例如以能够提高工人安全的方式优化动物管理实践),那么可能会特别受到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