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大自然的养鱼场环境
可提高鱼类福利
This post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implified Chinese. You can find the original post here. Thanks to Tipping Point Private Foundation for generously funding this translation work
养殖业中的动物福利实践通常旨在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减少其压力,提高最终面市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虽然陆地动物养殖业已对福利问题思量多年,但鱼类福利的措施和衡量标准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这项研究是对养鱼场鱼类福利,特别是对“筑巢、喂食和庇护”的育种空间进行评估的率先尝试之一。作者们对尼罗罗非鱼使用了环境刺激和食物补充剂,并衡量了其福利状况。尼罗罗非鱼(学名“尼罗口孵非鲫”)是人类最广泛食用的鱼类之一,全球产量为450万吨。罗非鱼养殖近期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巴西,产量在2018年至2019年间增长了近8%。
这项研究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博图卡图校区兽医学和动物科学系开展。作者们使用了16个玻璃水族箱,带有提供滤水和曝气功能的循环系统,并配以加热器以防止温度变化。每周对水抽样测量pH值、氨、亚硝酸盐和溶解氧,以确保各指标处于适合圈养繁殖的范围内。研究人员对640条雄性尼罗罗非鱼幼鱼进行了为期100天的研究。他们设计了四组水族箱:1. “用庇护所(PVC管)进行环境丰容”;2. “用人造水葫芦(模拟天然水葫芦根茎的尼龙绳须)进行环境丰容”;3. “用色氨酸进行食物补充”;4. “没有进行环境丰容或食物补充的对照水族箱”。研究人员每天喂鱼四次,每月评估其生物变化,特别是“平均最终体重、平均增重和食物转化率”。
在鱼类福利方面,作者们研究了“一般健康状况、水族箱觅食分配、对抗次数、重复行为(抓挠缸壁)次数和通气频率(呼吸速率)”,观察了“罗非鱼身上的损伤、鳞片损失、以及真菌和常见疾病的可能迹象”,还专门在喂食前和喂食后的15分钟研究了鱼的行为。
研究发现,在水族箱中放入人造水葫芦和补充色氨酸缓解了罗非鱼的压力,其增重情况更为理想,攻击行为也更少发生。之前有研究表明,色氨酸(一种调节血清素的氨基酸)可以提高鱼和鱼之间的社交互动,并降低皮质醇水平,调节压力。
更具体而言,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鱼类健康状况良好。与添加了食物补充剂的水族箱中的鱼相比,在有人造水葫芦和庇护所环境中的鱼的最终平均重量和平均增重要高得多,说明其健康程度更佳。在有人造水葫芦的环境中,罗非鱼的重复行为(抓挠缸壁)最少,呼吸速率也最低。与对照缸、水葫芦缸或庇护所缸的鱼相比,有食物补充剂的水族箱中的鱼的攻击性更小。
色氨酸在减少压力,使鱼在进食后有饱腹感方面效果明显。作者指出,“鱼类在这种条件下表现出低对抗率,是因为色氨酸是血清素的前体,是一种涉及控制攻击行为和对压力的敏感性的神经递质。”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雄性尼罗罗非鱼在有更多资源需要被捍卫的领地上表现出了更高的攻击性”,因此具有领地意识的鱼类在有人造水葫芦和庇护所的水族箱中会有更多的争斗。但小规模冲突一般程度较轻,并且仅限于环境特征周围,不像对照组中的攻击那么普遍。这对福利很重要,因为攻击行为可能导致鱼类伤亡。
然而,有色氨酸补充剂的水族箱中的鱼往往会更频繁地抓挠缸壁玻璃,说明它们有一种封闭感,是福利下降的信号。作者指出,在抓挠时,“鱼可能会刮除其保护粘液层、受伤,也更容易受到真菌和细菌污染,导致高死亡率和生产损失”。
这项研究对环境刺激和鱼类福利的分析独一无二。作者们认为,这些方法可使鱼类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且不影响盈利。这项研究表明,罗非鱼更喜欢近似自然,并能“避难和得到庇护”的环境。先前有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在近似自然的环境中改善了“学习和记忆”能力。研究人员在结论中写道:“我们可以突出强调,人造水葫芦是具有最佳和最稳定结果的处理办法。养鱼场可以轻松实施这样的环境丰容,因为它成本低、易处理且高度耐用。”动物倡导者应该请愿要求养鱼场融入环境刺激,以此作为改善鱼类福利的起点。
https://doi.org/10.1016/j.aqrep.2020.100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