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水产养殖
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吗?
This post has been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Simplified Chinese. You can find the original post here. Thanks to Tipping Point Private Foundation for generously funding this translation work.
鱼类等海洋动物经常处于人类道德考虑范畴的模糊边界。生活中不乏规避大多数荤腥,却对海洋生物破例食之的鱼素主义者。许多肉食者对动物转变为盘中餐的过程不堪多想,但在休闲垂钓时却能泰然自若地看屠刀起落。即使在动物权益倡导群体中,可能也很难把握应该将对这些神经系统与我们大不相同的动物的保护放在何等优先级上。此份研究通过聚焦于水产养殖对环境而非对鱼类的影响,为动物倡导者提供了另一个评估水产养殖优缺点的视角。
自然》杂志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2020年报告开展了一项量化全球水产养殖从动物出生到从养殖场售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工程。这不仅需要测量养鱼场运作本身(抽水和照明用电以及养殖场车辆的燃料)的环境影响,还需要测量土地利用变化、施肥、培育、运输、饲料混合以及用硝化细菌处理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人员按照物种类型和地区对此进行计算,以令人惊叹的细致程度得出了水产养殖各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使用了粮农组织、期刊文章和该领域专家提供的最新数据,并收集了主要生产地区的关键物种群体的数据,直到涵盖全球产量的93%,然后再从这些数据推断出了剩余7%的情况。由于饲养方式不断变化,一些数据集已过期几年,因此有的研究结果可能略有偏差,但总体情况应该是相对准确的。
这项研究基于对水产养殖在全球营养和就业方面的重要性的假设,以及对该产业将继续扩大的预期。动物倡导者普遍关注环境,并支持在有必要扩大产业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因为一个更健康的地球显然符合生活在此的动物的利益。然而,鉴于水产养殖以剥削和宰杀动物为中心,倡导者通常不欢迎该产业的扩张。不过,了解水产养殖相对于陆地动物养殖和植物种植的优点可以为我们的倡导方向和优先级提供参考。
该研究发现,饲料生产占水产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的57%。每公斤有鳍鱼、虾和对虾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双壳类动物多。有鳍鱼的高排放量是由于许多有鳍鱼会被喂以其他鱼,而它们将饲料转化为肌肉的效率较低。虾和对虾的高排放量来自于水体增氧和抽水需要的能源。与此相比,养殖同样产量的双壳类动物的排放量较低,因为它们以其环境中已经存在的营养物质为食。一般来说,鱼类比陆地动物的饲料转化率高,因为它们生活所需的能量消耗更少,而且繁殖力更高。因此,尽管水产养殖的排放强度(EI值,即温室气体排放公斤数除以动物胴体公斤数)接近于10,但牛的排放强度接近50,绵羊和山羊接近40,而猪和鸡则与水产养殖相当。
这些数据表明,从畜牧业向水产养殖业的转变或许对环境有所裨益。不太清楚的是,这种转变对动物福利来说是一种改善还是倒退。就其对环境的影响、其作为迈向动物解放的中间步骤的作用以及其对动物福利的潜在改善而言,水产养殖喜忧参半。
环境影响
据估计,水产养殖约占人类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0.49%,大致相当于绵羊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环境影响而言,海洋生物远比除鸡和猪以外的所有食用性陆地动物更加环保。这意味着除了少数陆地物种外,生产一公斤鱼肉或蛤蜊肉对环境的影响远远优于生产一公斤牛肉。由于鱼类养殖与陆地动物养殖相比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产业,因此作者认为未来在进一步减少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方面有很大的创新潜力。
当然,动物不是我们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虽然饲养有鳍鱼和双壳类动物比饲养牛和羊对环境更加友善,但是更负责任的做法是种植谷物、豆类和坚果。既然更加环保的选择已经存在,那从牛到鱼的转变能带来的环境改善并没有太大的立足点。
中间步骤
从鱼素主义者的存在可以看到,目前有些人不愿意或不能完全放弃肉类,但却在采取措施以某种方式“限制”动物消费。有人可能认为这在伦理立场上缺乏一致连贯性,但它可能是迈向无肉饮食的有利一步。刚开始招架不住从肉食到素食或纯素食主义这一巨大跨度的人士可能会先变成鱼素主义者,然后在发现这样仍然能与食物建立令人满足的关系后有信心做出更多改变,最终接受没有动物剥削的饮食。
戒食陆地动物可能是通向更道德的饮食的垫脚石,但数以百万计的(纯)素食者的存在和越来越多的琳琅满目的(纯)素食产品不禁引人质疑这样的中间步骤是否有必要。无论是出于对环境还是对动物福利的关注,戒食鱼类和陆地动物都是更好的、可行性越来越高的做法。
动物福利
这可能是最难厘清的问题。一方面,从畜牧业到水产养殖的转变可能意味着从杀戮“高阶”生物到杀戮“低阶”生物的转变。不过,有鳍鱼会感受痛苦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像双壳类这样神经系统比较简单的动物就不太确定。当然,没有证据并不能证明没有,但有人可以说,宰杀一个还没有被证实有知觉的动物比宰杀一个被明显证实有知觉的动物更可取。
另一方面,如果牛肉和猪肉的消费者改吃蛤蜊和牡蛎,那么将被剥夺的生命会远远更多,因为要宰杀许多小型海洋生物才能抵过一头牛的肉量。从动物福利的角度来说,这种消费转变最多只不过是从宰杀高知觉生物过渡到低知觉生物的微不足道的改善罢了。而从最坏处说,这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大步,因为这是从杀死少数生物变成了杀死许多生物。而且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动物非死不可。在一个有坚果、豆子、豌豆和谷物的世界里,动物倡导者很难与那些要扩大水产养殖的人志同道合。
结论
这项研究对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做了梳理,我们建议您参看其中的表格和图表,以了解我们无法在此赘述的更多细节。不过,作为动物倡导者,我们对于水产养殖最多只能说,从其他肉类转向鱼类消费可能是通往完全停止动物剥削道路上的一个权宜之计。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环境可持续性,但会造成更多死亡,无法获得动物倡导者全心全意的支持,更何况更加有利于环境又零残忍的解决方案就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您一定要吃海洋生物,双壳类动物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有知觉的可能性也最低。然而,如果像大多数人一样,您没有必须食用动物的客观因素,那就坚持植物基饮食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231-8
